Target驗廠供應商必須提供健康安全、符合當地法律且最大限度減少職業危害的工作環境。如果供應商向員工提供住所,住所必須安全衛生。
工廠和宿舍應遵守當地所有與工作場所有關的健康和安全法律法規。所有信息都同時適用于工廠和宿舍條件,除非另有說明。
所有工人都能夠啟動可正常使用的消防安全設備
要求
1. 所有消防安全設備都必須放置在所有工人都能夠使用的位置。通往緊急設備的通道必須保持暢通無阻。
2. 在消防安全設備周圍地面噴上一個大約1米范圍的黃色或紅色框。教育工人框內不允許放置任何設備或其他障礙物。
3. 滅火器應放在墻上所有工人都能觸及的適當高度或放在滅火器箱(柜)中。滅火器不應放得太低以免被工作設施阻礙,亦不可太高使工人無法拿取。滅火器不應放在地上可輕易造成阻礙或損壞的位置。
4. 應根據當地法律法規,在整個工廠和宿舍區設置滅火器/消防水管、消防栓和/或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如果當地沒有相關的法律和法規,應在整個工廠安裝能夠成功滅火的充足設備。大致的參考是每100 平方米安裝一套安全設備。
5. 應在滅火器上或其附近以工人認識的語言張貼書面指導。
6. 所有防火安全設備必須能正常工作且按照當地法律進行保養。滅火器必須注滿。
7. 滅火器的大小必須讓工人能夠輕松操作。
8. 所有升降臺周圍或員工可能從高處跌落的地方都必須安裝護欄。樓梯必須有扶手或欄桿以供安全上下樓。
9. 安裝工廠所有區域都能夠清楚聽到的火災探測報警器,確保其正常工作并配備備用電源?;馂膱缶鞅仨毮茏詣禹懫鸩⑴鋫渚o急啟動裝置。工人必須熟悉其功能。在工人配戴耳塞的區域,防火警鐘必須配備閃燈等視覺元件。報警系統應定期檢查和測試。
安裝一個工廠所有區域都能輕易看到的視覺火災報警器,確保其正常工作并配備備用電源支持?;馂膱缶鞅仨毮茏詣恿疗鸩⑴鋫渚o急啟動裝置。工人必須熟悉其功能。報警系統應定期檢查和測試。
10. 工廠應研究并選擇適合自身生產/產品類型的滅火器等級。滅火器通常分為四個級別,用于撲滅不同類型的火災- 普通可燃物(A級),易燃液體(B 級),電氣設備(C 級)和易燃金屬(D 級)。滅火器上必須貼上適當的圖片和字母等級?,F在很多產品可同時適用于多個等級。
11. 保存保養記錄以表示至少有一名安全員定期檢查消防設備并測試火災報警器、滅火器和消防栓的功能。
12. 對消防安全、消防計劃和附帶消防人員與相應職責詳細信息的工廠布局進行記錄并保存。
提供干凈、衛生和整潔的工作與生活空間
要求
1. 工廠和宿舍必須干凈且良好維護。
2. 工廠和宿舍必須根據當地法律配備適當數量的廁所。如果當地沒有相關法律,合理的比例是每25 名工人配備 1 個廁所。
3. 廁所必須干凈、良好維護并能正常使用。
4. 廁所必須為工人提供隱私設施,包括門和性別標記。廁所必須配備固定門以提供足夠隱私(門簾或布片不足以發揮作用)。門必須可以從內部鎖上。
5. 免費提供足夠干凈新鮮的飲用水。
6. 為工人提供遠離生產現場的餐廳或就餐區域。不應允許在生產現場就餐。
7. 宿舍和工廠必須是分開的獨立設施。
8. 工作應在工廠進行,絕不可以在宿舍進行。
9. 宿舍必須遵守所有當地住房法律和法規要求,包括提供應對天氣狀況的足夠保護(如墻、地面和屋頂)。每間宿舍房間的門窗都應良好維護。宿舍房間內的居住人數必須遵守所有當地住房法律和法規要求。
10. 男性和女性工人必須有單獨的住處,并確保適當的隱私。如果工廠為已婚夫婦和家庭提供住處,一個房間內最多只能有一對夫婦。
11. 為宿舍居住者提供自來水和可正常使用的淋浴或沐浴設施。
12. 烹飪和/或餐廳區域應干凈且良好維護。
最佳實踐
1. 為宿舍居住者提供烹飪或餐廳區域。出于消防安全目的,烹飪需要在餐廳/廚房內進行,而不應在宿舍中進行。如果在宿舍中烹飪,必須確保安全且清潔。
2. 如果工人需在餐廳指定時間之外的時間烹飪或不喜歡餐廳提供的食物,工廠應指定不用作居住的單獨宿舍房間用于烹飪。
要求
1. 對工人教育所有的消防應急程序知識,包括如何操作滅火器、呼叫消防隊和疏散。至少每年培訓一次。
2. 每個輪班至少培訓一名工人有關急救的程序以及在緊急醫療情況下如何實施急救。保存培訓記錄文件。
3. 由合格的消防安全員根據當地法律對所有工人進行應急消防演習。如果當地沒有相關的適用法律,則至少每年進行一次應急消防演習。確保每個輪班都進行消防演習,包括關閉電源以測試所有安全設備。
4. 對所有培訓進行記錄,包括培訓的照片、日期、時間、主題和參與員工數量。記錄應包含參與者和其主管的簽名。培訓照片上必須附有實際日期。
5. 在消防演習日志中記錄關鍵信息,如演習的時間和日期、是否由消防隊組織進行、是預通知演習還是突擊演習、多少工人參與演習、出現什么問題等。
1.所有工人新入職時向其提供健康和安全教育或培訓,并在其入職后持續進行。必須涵蓋所有工人,包括夜班工人。提供的具體教育包括:
1)消防安全
2)工廠機器和設備的安全操作
3)化學品安全(如適用)
4)使用個人防護裝備(PPE) 的益處以及不使用 PPE引發的相關健康風險
2. 每個輪班至少培訓兩名工人有關急救的程序以及在緊急醫療情況下如何實施急救。推薦至少培訓三名工人,以防員工請假或離職。工廠必須維護當前的培訓證書以進行驗證。
3. 培訓或安全演習后,向管理人員進行匯報,共同討論本次培訓或安全演習的成功與失敗之處。
4. 如果同一建筑中有多個工廠,強烈推薦與其他工廠一起進行聯合疏散培訓。
要求
1. 應在新工人于工廠工作的第一周告知其工廠安全措施。
2.所有緊急出口的門上方必須有色彩鮮明的清楚標記和照明標志。如果工廠有夜班安排,出口標志必須在斷電時能夠明顯看到。
3. 工廠和宿舍的每一層必須要有足夠數量的緊急出口。每個工人必須能夠使用至少兩個出口。
4. 緊急出口必須可從里面開鎖,門必須能向外推開或移開。
5. 所有工廠走廊、緊急逃生通道和出口必須無障礙且不擁擠,以便發生緊急狀況時工人能夠輕易撤離。
6. 工廠和宿舍的每一層和每個車間都必須張貼易于理解、標識準確的疏散線路圖。從每個區域、部門、生產線等通向工廠之外的所有指定逃生路徑都應標記在疏散線路圖中。
7. 張貼的疏散線路圖都應有一個“您在此處”的標記。
1. 用黃線或紅線清晰標明緊急通道,并教導工人紅色或黃色區域必須完全不被阻擋。
2. 定期移除多余的產品和生產廢料。
3. 材料或入箱貨物應該成堆安全地儲存或堆放在托盤或貨架上,不應過高或不穩固。工人應使用適當的安全設備從高處取放物品。為確保安全,可考慮委派專人定期監控儲存情況。
4. 將可能被誤認為出口而引向別處的門貼上標簽,如“盥洗室”或“非出口”。
要求
1.整個工廠和宿舍都必須安裝緊急照明設備,確保其正常運轉且配備備用電源。緊急照明設備在停電時應能清晰照亮通道和出口。
2.為所有工人提供充足的照明,使其能夠在不損害視力的情況下安全和舒適地完成工作。
1.定期在全面停電演習中測試緊急照明設備。
2.在生產車間、廁所及樓道中安裝輔助照明設備,并保證這些照明設備任何時候都能正常工作。
要求
1.即使現場有醫療設施,也應適當提供急救箱,放在工廠的每一層/區域。
2.急救箱中的消耗品應始終保持完整狀態,包括繃帶、止痛藥、抗菌藥膏、止血帶、膠帶等基本應急用品。
1.每日或每周以及任何急救處理之后,都應檢查急救箱內的存貨,并及時補給以確保不會缺少任何用品。
2.如果急救箱中有洗眼劑,其應作為固定洗眼臺的補充(而非替代)。
3.急救箱應始終可以打開和/或所有工人都可以拿取里面的物品。
4.在工作現場應可以輕易識別出接受過急救培訓的人員。
安全操作機器
1.所有機器都必須具備安全功能,且工作正常。例如:
---有輸送帶、齒輪和磨輪等危險零件的機器必須配備防護裝置。風扇必須有頁片保護裝置。
---所有沖壓、打孔和切割機器必須配備保護裝置。
---縫紉機必須裝有護針器和和滑輪保護裝置。
---自動進料的機器應具備自動停止功能。
2.應根據工種免費向所有工人提供適當和有效的個人防護裝備(PPE)。PPE包括金屬切割手套、口罩、護目鏡、耳塞、呼吸器、強化鞋等。請查看附錄A閱讀有關PPE適當使用的詳細信
息。
最佳實踐
1. 培訓所有工人以安全有效的方式操作機器。還應培訓工人如何適當使用所有PPE。
2. 教育所有工人使用PPE對保護健康的益處。
適當配置電氣系統并配備相應安全設備予以保護
要求
工廠和宿舍中的所有電氣系統都應遵守當地健康和安全法規,以防止火災發生:
--- 電纜/電線應使用線管、絕緣膠帶或合適的覆蓋物適當包裹。
--- 電器插座/開關盒應正確安裝并加蓋保護。
--- 在需要的地方張貼警告標志。
要求
1. 在主供水管道處安裝一個固定洗眼臺,在使用危險化學品的任何地方都能夠輕易到達使用。
2. 化學品必須以工人認識的語言標記恰當的化學品名稱和危險符號,并儲存在指定的安全位置,同時配以適當說明。
3. 無論在何處使用化學品,工廠必須維護并以工人認識的語言張貼最新的材料安全數據表(MSDS) 列表。處理化學品的工人應接受培訓以了解MSDS。
4. 工廠內提供充足的通風設備,如窗戶、風扇、空調或暖氣以加快空氣流通,增加舒適感。
5. 工具或易燃材料必須儲存在安全的位置。
6. 為避免工人出現長期健康問題,應遵守Target的噴砂禁令。
7. 為防止化學品泄漏,應建立二級密封系統。確保泄漏的化學品不會直接流入下水道系統(如通過化學品儲存區域的排水管流入)。清楚標示所有儲存罐和容器。
8. 根據當地法律處理化學品和有害材料。
1. 如有可能,使用無毒替代品代替有害材料。
2. 對所有化學品和有害材料的處理建立書面程序文件。
3. 為處理化學品或接觸化學品的工人提供特別培訓,以確保安全使用。培訓應包括新入職情況介紹和持續培訓兩部分,內容包括日常責任、系統和應急管理以及清理工作。
4. 對于有害材料可能排放到空氣中的工廠,應提供適當的通風或凈化系統。
5. 應監控工廠的溫度,避免過冷或過熱。
6. 排氣風扇必須要有適當保護,不要放置在可能傷害工人的位置。
7. 通過廢料管理系統、工作流程設計最佳實踐和工人培訓將有害廢料降到最低。
8. 有毒、有害和/或易燃材料應通過適當控制和相應警告標志儲存在安全位置。
9.將化學品儲存在遠離宿舍和生產區域的適當區域。此區域應保持涼爽干燥,并配備防火系統。張貼“禁止吸煙”標志,避免一切可能的火災隱患,包括化學品不當混合或意外將易燃化學品近距離儲存。
10. 在化學品混合區域和儲存區域張貼應急程序。
11. 運送化學品的通道和通往洗眼臺的通道應保持暢通無阻。
12. 工人運輸化學品時應穿著或配戴明顯的標記,以提醒他人避讓。
13. 充分指導工人專業PPE和排氣系統的使用與目的,以保護化學品和空氣質量安全。合適時,提供MSDS中指定的專業PPE(如呼吸器、特殊材料手套)。根據需要張貼強制使用 PPE 標志。請查看附錄A閱讀有關PPE 的其他信息。
14. 為特定行業研究最適合的化學品安全和空氣質量系統,以最好保護工人的健康。
15. 工人不得將臉放在有害材料源和通風系統之間。
16. 限制工作中需要接觸化學品的工人對化學品的接觸。
1. 指派一位有資質的人員負責管理健康和安全問題。
2. 制定體系定期審查所有健康和安全要求以保證合規性。
3. 將現場完整的健康和安全記錄保存一年。記錄應包括培訓計劃(預防)、已發生的所有事故以及事故處理措施(糾正措施)。
4. 調查發生的所有事故、確定原因、制定預防計劃并實施,并在文件中記錄。
5. 如果當地沒有相關法律標準,遵守Target標準。如果當地有相關法律標準,應遵守其中更嚴格的標準。